close

多重伴侶關係(CNM)是一個現代的綜合性專有名詞,指雙方在道德上同意開放與他人的性關係,在某些情況下,也包含認真的戀愛關係。心理治療師潔西卡.芬恩(Jessica Fern)於《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一書中,探討多重伴侶常見問題、案例分享,提供給讀者不同的感情觀。以下為原書摘文:



為什麼要採行多重伴侶關係?

只要有人或伴侶來找我,不管是已經實踐多重伴侶關係(consensually nonmonogamous relationships,CNM),還是打算要嘗試看看,我拋給他們的第一個問題永遠都是:為什麼?之所以要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必須暸解得更深入,才可能提供有意義的協助,畢竟正如賽門.希尼克所說,不能只問我們要展開「什麼」行動、要「如何」行動,因為唯有瞭解我們「為何」行動,而才可能讓行動成功。

延伸閱讀:
為什麼茫茫人海中,只對「他」有感覺?心理導師「2關鍵」解剖愛情

根據我與個案合作的經驗,能夠明確表達他們深層目標的當事人,也就是知道自己「為何」採行多重關係的人,比較能夠面對後續可能發生的各種情緒起落。隨著CNM關係如潮水襲來,開放彼此關係所帶來的情緒衝擊也漸起波瀾,記住自己當初為何要踏入這片水域,將能夠成為讓你與你的關係不致於滅頂的必要救生衣。

不過,當有多人想要一起嘗試CNM關係,即便是一段婚姻中的兩人,彼此之間的理由也可能不盡相同。了解你自己為什麼想要採行多重關係,以及這個理由跟你的伴侶有何異同,能讓你更確定自己要採行哪種類型的多重關係,包括你跟不同的伴侶應該建立哪些協議,以及你自己比較適合哪種多重關係。

研究者慕爾斯、馬茲克、薛英格曾經比較過,採行CNM關係的人所抱持的動機與他們所感受到的關係好處,與單偶關係者的異同之處。結果顯示,兩者同樣都能透過關係享受到共組家庭、擁有信任感、愛情、性、承諾與溝通所帶來的正面利益;不過,採行CNM關係的人進一步回報,他們認為自己的需求更被滿足、約會形式變得多元,而且也體驗到個人有所成長。

採行CNM關係的人,從不強求伴侶要一個人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他們認為,多重伴侶最大的好處,就是允許不同的人各自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還能夠有單一交往關係難以涵蓋的多元約會。CNM的另一個顯著優勢,就是能讓個人有所成長——受訪者指出,採行CNM讓他們感到更不受拘束,可以更自在地展現自我、表達性喜好,也更能讓自我成長與發展。

研究者指出,儘管單偶關係的人也可能有這些正面體驗,有趣的是,採行CNM關係的人格外強調這3點,或許某程度上可以解釋他們為何會做此選擇。

延伸閱讀:
她被丈夫連續劈腿⋯竟只想要擁抱?專家揭「這因素」影響:通常不理性



進入多重伴侶關係的3原因

每當我詢問我的個案為何會進入或考慮嘗試CNM關係時,他們多數人的回答都跟這些研究結果一致。他們主要希望能滿足更多需求、透過多位情人的經歷與活動展現自我,他們對於多重伴侶必然帶來的個人發展也很有興趣。

許多人希望透過多位情人獲得或給予更多的愛與支持。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很多人還會提到另外3個讓他們進入多重伴侶關係的原因:

  • 性的多元性

  • 哲學觀

  • CNM讓他們更能顯露真正的自己

讓我們先從性這點開始。當有人要向親友說明,或要在公開場合討論多重關係時往往會強調,多重關係不是只跟性有關,重點在於透過擁有多位情人,享受更豐富的愛、支持與連結感。這種陳述固然正確,但對很多人來說,多重伴侶關係確實跟性有些關係——而追求這點沒有錯!

人們會想要強調多重關係不是為了性,其實是出於好意,而且這也不難理解,畢竟研究顯示,比起強調愛與情感連結的CNM,大眾普遍更難以接受重視性活動的CNM。我們直覺地會認為,告訴親朋好友自己是為了愛才進入多重關係,可能會比說為了性好一點。

我認為,這正展現了這個社會的性否定(sex-negative)態度,很不幸的,這種態度會讓我們對於自己擁有人類的基本需求、欲望與性渴望感到羞恥。有些人確實需要、渴望多元的性生活,但這並不代表他們都是性變態、逃避依附、性愛成癮或玩世不恭。

相反地,這代表他們願意正視自己的性需求,接受自己可能具有多元的渴望與表達方式。也有許多情侶彼此相愛、關係融洽,但各自有截然不同的性需求。可能是彼此風格不同,例如一方有特殊的性癖好,或者一方比較喜歡皮繩愉虐戀(BDSM),也可能彼此性快感的來源不同,或者彼此身體上不契合。但很多屬於這類情境的人發現,其實沒有必要只因為兩人在床上渴望的東西不同,就要直接分手、放棄整段對彼此都意義深遠的關係。

基於哲學思想而加入多重伴侶關係的人,通常曾經閱讀或研究過單偶制的歷史,以及單偶制如何結合整個父權體制,要宰制女性的「性」,他們認為順應這種關係結構會違背他們的價值觀。

相似地,也有人是為了批判傳統的婚姻制度,認為婚姻所展現的社會與文化特權有所不公。他們也認為,單偶制會對共同生活的伴侶施加不切實際的期待與要求,很多情侶都是因此才分手以終。就如同慕爾斯等人研究中的受訪者會質疑,單一伴侶是否真的可能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這些人也認為,婚姻制度並不是個實際而永續的選擇,不如轉向更適合的多重伴侶關係。

在我採行多重伴侶制的個案身上,我所觀察到的最後一個原因是,CNM讓他們感覺更像自己。對於這些人來說,與其說多重關係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不如說是他們表達自我的基本方式。對於他們來說,多重關係更像是一種自我定位,而不只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

認同多重關係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人,多半都是有意識地選擇進入這種關係;他們通常對於自己的選擇感到自豪,也會努力實踐,但他們的多重關係狀態,會輕易地隨著伴侶、生活狀況或整體環境而變動。

認為多重伴侶關係是一種自我定位的人,不會用選擇來描繪這種狀態,而是跟他們的深層自我或本質加以連結。他們常說,最能讓他們做自己的狀態,就是擁有多個愛人或戀人的狀態。有些如此自我定位的人比較幸運,他們從剛開始談戀愛或初嘗性滋味之時,就一直是多重伴侶關係;但也有許多人是花了一段時間,才確立自己的多重關係定位,而且往往是在單偶關係中吃盡苦頭,認為自己一定有什麼問題,所以才會總是對伴侶不忠,或者會覺得自己跟單偶制格格不入。

(本文摘自/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依附關係、創傷理論,與知情同意的開放式關係/麥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