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荷西殖民時期,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部隊登陸大員,開始佔領台灣算起,一直到1662年明帝國延平郡王鄭成功逼迫荷蘭末代總督揆一獻城投降為止,前後一共有38年。

 

- 背景 -


15、16世紀,西歐基督教國家困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陸路封鎖,積極向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貿易航路,因而發現美洲新大陸、好望角新航路,進而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距離,世界從此進入海權時代。西歐各國競相到世界各地從事探險、殖民、貿易、傳教活動。在海權爭霸的國際環境下,台灣被迫走入新的歷史時期。

17世紀初,西方重商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台灣。此時遠東海面已成為歐洲三國角逐的形勢:租得明帝國之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佔據爪哇的荷蘭,在遠東海面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

西歐勢力東移的同一時期,正值明帝國政府結束了鄭和「七下西洋」的行動,逐漸關閉起國門對外實行海禁政策時期,倭寇及海盜(或稱為擁有武裝的「海商集團」)因走私貿易利潤豐厚,而在明帝國東南沿海一帶積極活動,甚至公然挑戰明帝國政府的統治權威。由於適當的地理位置,台灣成為倭寇或海盜的整補地及避風港。倭寇或海盜在明帝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群島,然後再到台灣。官兵雖會追至澎湖,但甚少窮追到台灣(明帝國將領沈有容曾跨海追至安平,並「盡殲群倭」)。十六世紀時,明帝國政府對台灣人文地理環境不熟悉,認為那是瘟疫蔓延、可怕的未開化之地。

十六世紀中葉,台灣除了少數漢系移民之外,早已有馬來波里尼西亞土著民族(南島語族)的存在,這些使用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族分佈於台灣全島。他們雖然同屬馬來波里尼西亞民族,但是並非同一種族。這些原住民族各有不同的語言與風俗習慣,構成獨立而不相隸屬的部落社會。由於不同的語言、風俗習慣、居住區,這些原住民族可能是在不同時間,從不同地方搬遷而來。這些原住民族裡有所謂的「平埔族」(昔被蔑稱為「熟番」的原住民族,相對於未受「敎化」的「高山族」或蔑稱為「生番」的原住民族),因與漢系移民普遍性通婚並且被同化,現在幾乎與漢民族沒有甚麼差別。因為分成許多族群,原住民族在台灣始終未能建立統一政權或王權(僅有台中附近的「柯達王」曾有短暫性的部落聯盟),而被外來優勢民族排擠壓迫,終於淪為少數民族。

 

- 葡萄牙人發現台灣 -


16世紀中期,葡萄牙船隻在經過台灣海峽時,有個船員偶然遙望,發現一個青蔥翠綠的海島,禁不住喊出「Ilha Formosa(葡語美麗島之義)」,就這樣,這個「福爾摩莎」(Formosa),就成了西方世界對台灣這個島嶼的稱呼。

相關文獻對於這個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有不盡一致的記載。Cooper(1993)列為1517年,王育德(1979)列為1541年前後,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列為1542年,賴建國(1997)列為1544年,史明(1980)和張德水(1992)則引用日本學者中村孝志的研究將其列為1557年。不過,根據台灣學者曹永和(1979)的研究,可以確定的是,在1554年Lopo Homen所繪的地圖中,在琉球群島之南,已繪有I. Fremosa,所以1557年應該不是正確的時間。Cooper所列的1517年和別人所提的時間差距較遠,應該也有問題。

然而,葡萄牙人雖然是最早抵達東亞的歐洲探險者,但是,他們和台灣的實質關係僅止於用鴉片來交換一些原住民的物品,並沒有進一步殖民的企圖。在重商主義的時代,西歐諸國中第一個真正在台灣留下足跡的是荷蘭。

 

- 荷蘭人和西班牙人 -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語: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正式成立。隨後的1604年,荷蘭提督韋麻郎(Wijbrandt van Waerwijk)進犯澎湖,希望佔據位於臺灣與福建之間的澎湖作為與中國的貿易基地,並築建紅毛城,但後來明朝將領沈有容率兵到澎湖,與韋麻郎等談判,要求其離開。荷蘭方面迫於此壓力下,且鑑於與中國貿易無法順利發展,因而離開。此事件留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今仍豎立在澎湖天后宮中。

162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再度前來佔領了澎湖,仍是意圖將之作為東亞貿易的轉口基地。但是1624年,在與中國明朝的軍隊激戰了八個月以後,荷蘭人和中國官方達成協議,同意把設置於澎湖的要塞和砲台毀壞,而轉移至當時不屬於中國版圖的台灣島,中國亦不干涉荷蘭對台灣的佔領。1624年,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並於1625年,在「一鯤鯓」(今台南安平)築起了「熱蘭遮城」(Zeelandia),以此作為統治台灣的中心。這是台灣躍上國際舞台的開始,但也是台灣為外來政權佔領的開始。

台灣被荷蘭佔領後,當時佔領菲律賓的西班牙人也不甘示弱,亦於1626年佔領了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並於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而稱之為「聖救主(San Salvador)」即聖薩爾瓦多城。之後佔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位於今紅毛城原址)。西班牙人顯然力謀在台灣北部扶植其勢力,藉以牽制南部的荷蘭,並推動向日本的傳教及通商。然而,西班牙人在台灣的經略並不順遂,南部的荷蘭人探悉此消息以後,乃於1642年派艦攻佔了雞籠,趕走了西班牙人。一直到1662年被鄭成功攻下台灣為止,荷蘭人前後統治了台灣三十八年的時間。

1652年,在荷蘭人的殖民統治下,以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系移民對台灣的荷蘭人政府展開大規模的反抗事件,不幸失敗,事件中及事件後被殺害的漢裔移民據說有多達一萬多人。有人稱這個事件為「爾後台灣史上頻頻向統治者反抗的一個先聲」。此外,1635年與1636年也分別發生麻豆溪事件與蕭瓏事件兩次大型的原住民反抗活動。

17世紀初期,荷蘭、西班牙為了爭取經濟利益,以及拓展海上貿易的勢力範圍,分別以武力在台灣南部(荷蘭)、北部(西班牙)建立統治區域。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把台灣做為國際貿易轉運站,荷蘭人大量輸出稻米、蔗糖,西班牙人則是開採硫磺及鹿皮。荷蘭人統治台灣的時期,為了提升農業生產,大量招募漢人來台開墾,引進牛隻,作為耕種及交通工具。荷蘭、西班牙人以武力傳播基督教(荷蘭)、天主教(西班牙),因此與原住民的信仰有所牴觸,導致產生嚴重衝突,引起許多人的不滿。 荷蘭人為了爭取更多的利益,把西班牙人趕出這片土地,繼續開發北部。

 

- 建築 -


荷蘭人:

* 普羅文蒂亞城(赤崁樓)
* 熱蘭遮城(安平古堡)
* 巴達維亞城(紅毛城)
* 北荷蘭城(聖薩爾瓦多城)-沒有建造只是改稱


西班牙:

* 聖多明哥城(紅毛城)-現在的紅毛城,是荷蘭人重建的,原本的聖多明哥城已經被當時西班牙人炸毀,因為當時荷蘭人把西班牙人趕出台灣。
* 聖薩爾瓦多城(北部基隆港外社寮島)


綜合:

* 現在紅毛城的名字是當時台灣人因為看荷蘭人的頭髮是紅色的,就時常叫他們為紅毛人,而巴達維亞城就變成紅毛城。

* 大部分的建築,都是由羅馬拼音而成的。

 

- 荷蘭人的再度入侵 -


荷蘭人在離開台灣後,曾與清朝政府合作,意圖與清聯手對付鄭氏王朝。

1663年荷蘭人與清軍聯手進攻金門、廈門,鄭經寡不敵眾退守銅山。雖然得勝,但荷蘭人希望的獨佔對中國貿易和收復台灣的目的皆未達成。

1664年,巴達維亞當局另組十二艘船艦,重新佔領雞籠城(今基隆)。同時並任命荷曼.彼得(Herman de Bitter)上尉為雞籠司令官。而鄭成功的繼承人鄭經得知後,即於1665年5月派兵攻擊荷蘭人,荷蘭人雖然佔領雞籠城,但並無腹地,在鄭軍包圍下又無法到堡外徵收稅款,最後巴達維亞參事會在1667年以損失八萬荷盾為由,裁決「撤出雞籠」,翌年7月派艦將所有荷人及士兵接回,結束了佔領。

 

- 荷蘭人在台灣之統治的歷史意涵 -


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對台灣歷史有四點意涵:

第一,荷蘭以熱蘭遮城為中心所建立的殖民王國,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台灣的政權,也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粗具現代國家雛形的統治機器。

第二,在荷蘭人據台以前,台灣本島上幾乎不存在嚴格定義下的漢人移民。一直要到荷蘭時代以後,由於殖民政權為了開墾土地而急需大量勞動力的投入,因此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入漢人農民移民台灣。因此,周明峰(1994)有這樣的評斷,「台灣的移民和開拓,竟然藉外來的荷蘭人才初具規模」。

第三,荷蘭人佔據台灣的時候,對原住民所採取的所謂教化政策,確也收到相當的效果,透過羅馬字拼音法(新港文書)的傳入,「對幾千年來未經開化並沒有使用過文字的台灣原住民來說,這種歐羅巴文明的傳來,或許可以算是要邁向新世界的開端」(史明 1980)。

第四,由於荷蘭人的重商主義,台灣原本自給自足的農耕漁獵一下子變成商業性的產銷,台灣島內的生產和外洋貿易連結在一起,農業生產者須兼具商人的性格,於是有了台灣商販的興起,出現了初期資本主義經濟的雛型。「台灣形成了獨立的經濟圈和政治體,不再依賴中國,而台灣社會較之古老的中國封建社會,已是脫胎換骨,煥然一新了」(周明峰 1994)。

 

(註)

有人認為,漢人移民台灣從很早的時代就開始有了,黃昭堂(1996)認為這是一種有問題的觀點。事實上,當時漢人的移民地區只限於澎湖群島而已,而且即使在最盛期,澎湖群島的總人數也只有數千人而已。綜合來講,在荷蘭據台以前幾乎沒有漢人農民移往台灣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幾項:

* 中國執政者向來有禁止移民的政策(史明 1980)。

* 漢人移民也受阻於原住民對外來者的抗拒(史明 1980)。

* 荷人據台以前的台灣屬「部落社會」(tribal society),因生產力低,社會閉塞,無法吸收大量人口,故移民人數十分有限(陳紹馨 1979)。

* 在荷人據台以後,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有計畫地用大划船將漢人移民載往台灣,在運輸工具上堪稱一大革命,因此使大規模移民成為可能(史明 1980)。

* 台灣固有天災頻率多過內陸,及台灣海峽(昔稱黑水溝)湍急阻礙橫渡,皆使信仰儒教、安土重遷的農業漢民族數千年來未作大規模移居台灣之想(17世紀以後內陸人口給養已趨向飽滿,始規模移民台灣。)

/ Xuite日誌 / 回應(0) / 引用(0)
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
回應